简体中文 | English

如何让“小兴趣”变成“大成就”丨伙伴专栏

2020年06月05日

让你的孩子成为 the one and only

img1.png

Hi,又是每周五的伙伴专栏时间,今天我们请到了 Sherry 老师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孩子兴趣爱好的那些事。

img2.jpg

融尚南希创始合伙人 & 早规划项目负责人
第一届中美教育前沿论坛副秘书长
种子家长学院联合发起人
藤爸藤妈俱乐部理事会成员
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练技术
国际 IB 课程体系研究专家和家庭项目式学习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发起人
早规划的实践者和收益者
在她规划和辅导下,女儿入读哈佛大学本科

我在顾问工作生涯中,接触了很多的家庭,也经常会和这些父母们聊孩子如何进行规划、怎么发展兴趣爱好等等。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兴趣爱好,很多时候,他们会希望这种兴趣爱好最好是高大上的,未来能有所谓的辉煌前途,所以不少强势的家长会“引导”孩子喜欢某件事情,或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各种大赛,反对或限制孩子发展自己的“偏门”、“小众”的爱好。

事实上,即使是含金量很高的国际竞赛,也是有几十位、上百位年轻人在同一个领域、同一件事情上竞争,更不用说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兴趣活动有多少父母想让孩子挤进去,怎么可能让孩子有独特优势呢?其实最能让孩子成为 the one and only 的方法,就是发现孩子这些小小的兴趣“萌芽”,鼓励他们不断坚持与深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情。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成长经历、寻找到的人生价值,将会使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这里我先和大家讲一个女生因为喜欢美食而进入斯坦福的故事。

这是我好朋友的女儿 L,用她爸爸的话说这孩子从小就是个“吃货“,只要有美食,让做什么都行。她不仅喜欢美食,每天和爸爸妈妈在餐桌上一起讨论美食也是他们家里最快乐的事情。全家人都拒绝快餐,主张从精心烹制的食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img3.jpg

因为这个爱好,全家出去旅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品尝各地的美食,尤其是当地特色的传统食物。渐渐地 L 不满足于只是品尝,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与支持下,她开始和生产者、制作者、餐厅主厨面对面,聆听世界各地的人讲述美食与家庭、与社会、与历史、与文化、与情感的故事,开始探索餐桌背后的故事。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L 遇到了发源于意大利的国际慢食协会,这个组织的理念是抵制连锁快餐店的扩张,保护传统食品生产者,保存当地的文化基因。比如其中有个项目是“味道方舟”(Ark of Taste),是对濒临灭绝的食品进行保护。慢食协会通过对濒危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进行鉴别和认证,帮助它们获得消费者的关注,从而重返市场。L 加入了慢食协会,去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了解当地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哈尼红米,组织活动号召大家远离快餐,购买符合慢食“优质、清洁、公平”标准的高原红米,保护手工耕作的农耕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 L 申请大学时,斯坦福大学因为看到她对食物文化的热爱与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正为这个社会带来改变的行动,向她伸出了橄榄枝。L 在大学期间,还在继续她的“慢食”之路。

如果说上面的 L 是因为美食进入了斯坦福,而下面这位布朗女孩 K,可以说是“织毛衣织进了布朗”,也“织”出了自己。

img4.jpg

K 从小就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爱好——编织。在小学的时候,她就特别喜欢做各种编织的手工,开始时织得歪歪扭扭,但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她痴迷编织、“不务正业“而阻挠她,任由她把业余时间都用来”织毛衣“,渐渐的,K 编织得有模有样,班里女生们也争着向她讨教。

在中学时,K 不仅成为了织毛衣高手,还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接触到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单亲妈妈。为了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们,K 设计了许多新颖的图样,手把手地教这些单亲妈妈编织技巧,跑了很多地方去寻找低成本的毛线来源,而且组织朋友们一起为这些手工编织产品寻找买家,最终“谈下了”几个稳定的渠道。单亲妈妈们不仅获得了一门生存的手艺,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布朗大学的招生官认为 K 的经历与布朗的理念特别契合,坚持做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用此去帮助他人,改变世界。K 不仅用对编织的热情、公益的行动力获得了布朗大学的青睐,在大学期间,她还在更大的平台上成立专门的组织,扩大产品线,和团队一起创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帮助到了更多的单亲妈妈,甚至还有单亲爸爸也加入了进来。

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她任职于世界顶尖的咨询公司,但不久她就放弃了大家趋之若鹜的高薪与头衔,决定遵循内心的声音,就像当时那个一心一意热爱编织、不轻易从众的小女孩,她开始“编织”自己的道路——成为独立创业顾问并致力于帮助更多女性开始创业。

img5.jpg

如果当时 L 的父母不支持她进行食物文化研究,K 的父母说“织毛衣有什么用,别织了”,她们的大学和人生或许就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

像这样从大家眼中并不高大上的小兴趣,发展为颇有成就的大事情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发生在我身边鲜活的故事。因为女儿入读哈佛大学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到非常多“藤爸藤妈”,我们经常会讨论和分享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聊我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也会总结这些优秀的孩子们所共有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做自己”,这些优秀的孩子无论是热爱科学、喜欢音乐、投身公益,还是酷爱历史等等,他们都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成为了这个年龄里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当孩子有了自己兴趣爱好时,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喜好,支持孩子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资源与平台,在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为他们加油鼓劲,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器,让这个兴趣爱好成为他们的独特优势。

最后和大家分享英国哲学家 Alan Watts 的一个演讲中的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If you do really like what you’re doing, it doesn’t matter what it is, you can eventually turn it – you could eventually become a master of it. It’s the only way to become a master of something, to be really with it. And then you’ll be able to get a good fee for whatever it is.”

如果你真的喜欢你做的事情,是什么并没有关系,你最终都会成为这一行的大师,精于某件事情唯一的途径是你真心热爱它,然后不管是啥,你就会有不错的回报。

——Alan Watts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融尚南希伙伴2020届录取榜 | 最全榜单来了!

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
中国式“听话”如何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

在线营销
live chat
在线客服系统
web对话
web聊天
客服软件
live chat
web对话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