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开学后孩子哭成一片?如何避免“开学哭”震撼上演?

2019年09月03日

焦虑都有,要学会克制

前几天,做家长的正操心着怎么陪孩子度过完美的暑假。这几天,我们就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开学周。

9月2号,是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开学第一天,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分水岭,比如对于幼儿园新生来说,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人去上学,绝对是全新的开始,孩子们的表现如何呢?

在安徽阜阳某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就上演了“大型灾难片”,孩子们坐着哭、躺着哭、成群结队一起哭…

img1.jpg

其实这样的现象年年都在上演,赖在家长臂弯里,死活都不肯下地,好不容易家长走了,一转身孩子就哭得撕心裂肺,直呼:我不想上学,我想回家!这时候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大喊:妈妈不要我们了!场面将更加失控……

据说有60%的家长面对开学是这样的:

上一秒欢天喜地——终于开学了,熊孩子要去上课了!下一秒愁眉苦脸——孩子一听到开学就哭闹,看到孩子这样,妈妈们心里也难受。

孩子们为什么会哭闹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一时间不适应新环境。如果孩子的适应能力强,或者曾经有入学的经历,适应起新环境来就会顺利的多。

如何帮助孩子化解“上学闹情绪”,缓解开学焦虑,逐渐适应校园生活呢?

img2.jpg

我们先要明确一点:焦虑型的孩子背后,往往有焦虑型的父母。要缓解入园焦虑,家长和孩子要共进退。

img3.jpg

调整生物钟很重要

长久的假期之后,就连大人都会抵挡不了的节后综合征,孩子们就更难调整了。所以,家长应该陪孩子一起,在开学前几天慢慢调整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娃提前适应校园作息,避免引发小情绪哦!

img4.gif

自己和孩子保持一样的作息时间,保证不让孩子上学迟到,这是积极面对开学的第一步。

不要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有些家长,再把孩子交给老师后,父母还在学校门口徘徊,隔着围栏向教室内张望。父母关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情绪是会传染的,父母太关切,孩子也会感到紧张。

img5.jpg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不要把焦虑不安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开学了,孩子们就不能无忧无虑的玩耍了,也不能黏在爸爸妈妈身边了,其实也说明这时候孩子长大些了,在年纪上是能够适应新环境的。但是,因为环境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出现一些身体上、情绪上的波动再正常不过了。

img6.gif

放轻松,孩子上学不仅是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你的考验。尽量避免将这种焦虑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努力携手和孩子共同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期。

让孩子认为上学是件有趣的事情

开学前,当得知自己即将面临新同学、新环境、新老师时,孩子难免会有厌学情绪,具体会表现出无理取闹的哭闹和不配合家长吃饭等。

家长不要吓唬孩子,对他说出:“再不乖,就送你上幼儿园了!”这样具有恐吓性的话,会让孩子以为幼儿园是一个受罚的小朋友才去的地方,很容易增加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娃的焦虑也会更严重。

img7.jpg

家长应该做适当的心理疏导,告诉孩子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在幼儿园会交到很多新朋友,会有很多在家玩不到的玩具和游戏设施。

放学后,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
“今天老师带你玩的游戏是不是很好玩呀”
“今天的点心是不是很好吃呀”
“宝宝是不是好开心呀”
“你今天在幼儿园真棒”

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乐趣,就可以抵消一定的焦虑情绪。

不要哄骗孩子

送孩子时承诺“妈妈留在这里不走”,然后转身偷偷溜走,这会让孩子产生“我是不是被爸爸妈妈抛弃了?”的打击,下一次你想送他上学时,恐怕会更难安抚他。

要和孩子强调幼儿园是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玩的地方,爸爸妈妈送你过去,是为了让你认识新朋友,放学的时候也一定会接你回来。学会用温柔的方式和孩子说告别,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比哄骗的父母要值得信赖。

img8.jpg

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人父母学习“退出”的第一步。纵然我们心里有万千不舍,跟孩子告别时请记得微笑,保持愉快的心情。

除了这些小孩子的家长外,对于一些大孩子的家长来说,尤其是开学即分离的情况,家长和孩子们也是多少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的。比如读寄宿高中的学生、独自去外地上大学的学生,还有出国留学开启新生活的学生,他们都需要与父母告别,独自面对新环境新生活。

八月下旬是各国诸多高等院校的开学季。近日,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欢迎中国留学生。

img9.jpg

在你出国之前,要清楚地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全年的天气情况,查看旅行地图等。让自己为即将到来的国家做好准备,穿什么样的衣服,选择旅行方式,甚至为了避免饭菜不可口而尝试烹饪自己喜欢的菜肴。

开学季,留学生们除了做好常规的准备工作外,更要做好心里调整和合理的规划

即便你已经自认为长大,你可能还会因为离开父母的照顾与陪伴而感到不安,也会因为国外陌生的环境而焦虑,有这种情绪都很正常,只要适时调节就好了。比如,常和家人通话缓解压力,入学前提高语言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他人交朋友,参加朋友聚会,更好地适应外国生活,拓展朋友圈。

img10.jpg

网上曾流行的一个词汇叫“中国幽灵”,特指那些来自中国或东亚的留学生,总呆在自己的房间,从不社交(除了他们自己的聚会),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一份报告也显示,有四分之一就读于常春藤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提前辍学。而有许多从常春藤大学毕业后返回中国,他们中有1/3被认为社交能力不足。

虽说出国的目的是学习,外国教学更多的是自治,但是提高社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和有益处的。要多参与本土文化的活动,在校园里参与一些本土学生较为喜欢的社团,与他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参与学生聚会和派对等。入乡随俗,多融入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社交的同时,不要忘了注意保护隐私哦!

img11.jpg

留学党们请记住:人生计划总是会改变,伴随你的成长,你想要的东西也会不一样。所以,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积极去努力就行了。

而家长朋友们,借用龙应台所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大致意思是“所谓母子一场,不过是你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线营销
live chat
在线客服系统
web对话
web聊天
客服软件
live chat
web对话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