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我们一起对“棍棒教育”说拜拜!
“国际不打小孩日”最早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有众多国家参与。
家长打屁股、扇耳光、拧耳朵……等一系列体罚手段,将给孩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有些不可逆,有些甚至致命。
2019年1月24日,在日本千叶县野田市,上演了一场家庭悲剧。一位父亲报警称:自己和女儿争执的过程中,出了意外。救护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躺在浴室内的女孩已死。女童今年就读小学四年级,刚满10岁。
孩子的父亲因涉嫌故意伤害被捕后,声称因生活态度方面的问题对女儿进行了教育,随后两人发生争吵推搡,女儿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但随后调查发现栗原心爱曾遭受长期虐待,施暴者正是其父亲。
这个女孩的不幸离世在日本各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负责虐童问题的厚生劳动省干部表示:“家教升级为虐待的情况很多。希望通过法律,让国民广泛地意识到在育儿中实施体罚不好。”
在民众的呼声下,日本政府立法禁止体罚,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儿童虐待防止法》和《儿童福祉法》修正案,禁止家长通过体罚教育孩子。
修正案规定:禁止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进行体罚;为加强儿童咨询站的职能,站内须配置律师、医师等,为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专业性意见;除都道府县和政令指定城市以外,人口超过20万人的大城市及东京都23区必须设置儿童咨询站,争取在修正法施行5年后完善相关设施等。
体罚式教育并不是偶然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体罚的错误性。
目前已有55个国家禁止“日常教育暴力”,最早正式施行禁止全面体罚儿童的国家是瑞典,波兰在1783年就尝试禁止体罚儿童,2000年德国也立法禁止全面体罚儿童,2018年底法国通过了禁止“打屁股法”:禁止父母在日常教育中使用身体、语言及心理暴力等各种形式的侮辱性手段体罚儿童。
还记得童模妞妞被妈妈打的事情吗?妈妈在事后道歉,但是这样的事情会对孩子们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
有研究发现,在一些于公共场合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它主要源于爆发性的伤害,还会在相当程度上诱发其他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很多我们熟知的明星也同样在童年遭到过父母的“棍棒教育”。著名演员查理兹·塞隆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提起童年掩面而泣,母亲对她的管理非常严苛,童年时她会因为弄脏衣服等事情经常被打。
被严厉妈妈养大的还有陈乔恩,在《旋风孝子》节目中,母女俩刚在一起时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连女儿牵起自己的手,都会让妈妈被感动到。陈乔恩坦言从小对妈妈就有很不好的回忆,因为小时候,妈妈会随时打她。
她害怕妈妈打她,害怕听到妈妈上楼的声音。她把这种声音形容为“好像魔鬼的声音一样”。
作为父母,我们使用严厉的手段,想让孩子感到恐惧,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拎甩褂?熊孩子一定是要管教的,很多家长被逼急了,也确实会打孩子几下以示惩戒,但是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
每个家庭都会有矛盾,矛盾真的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彼此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调节。那么,家长应如何用理性代替粗暴?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在孩子犯错时,换种角度看问题,如果问题不大,可以适当宽容孩子的错误,利用愧疚感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孩子总是淘气的,这是必然,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错误,摔碎了碗筷、弄脏了衣服这些过错,不要选择惩罚,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进行了最温柔的假设,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他的眼里读到了愧疚,相信这份愧疚就能促使着他努力不再犯错。
对于犯了较为严重错误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不应是护短容忍,而是有方式方法的惩戒。
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也就是“自作自受”,最先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他主张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
比如饭点的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那么就午餐时间结束后就端走他的饭碗,让他知道“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那么就没有饭吃”。当然,一定要跟家里所有成员保持意见做法一致,不能让奶奶姥姥偷偷给塞零食。
写作业磨蹭未按时交作业,或者上学迟到,家长如何催促,积年累月还是老样子,怎么办?其实让孩子被老师惩罚一次,他就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为了不被老师训,不在全班同学面前低下头,他一定会改正的。
玩完玩具后孩子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还不愿意收拾。你就可以没收他的玩具,惩罚他两天都不能玩玩具。这样下次他就会知道玩完玩具不收拾,就会没有玩具玩。
惩罚还要有及时性,也就是说,错了,立马就教育,不要等。美国一个欺负同学的女生就被爸爸惩罚了,但很多人为爸爸的方法点赞。因为校园霸凌,女儿被取消了坐校车上学的资格。爸爸决定好好教育她:让她在只有2℃的天徒步8公里去上学。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爸爸全程开车在她身后缓缓跟着。
这位爸爸表示:“要让女儿明白,霸凌是绝对不可以,也绝对不能被容忍的。”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自省,自己认识到错误,不再犯错,这样就够了。
如果家长已经打了孩子,也意识到打孩子不好,要怎么补救呢?那就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去向孩子说明,你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向孩子道歉,同时也指出孩子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要再犯。
理解是一切尊重的基础。大人是从孩子变成的,我们怎么能不懂孩子呢?相信你尊重孩子,孩子一样也会尊重你的!打孩子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家长情绪的发泄和一种短期的功利行为。
国际不打小孩日,向体罚说“不”!
最新活动
美高面试知多少?5.11来融尚寻找答案
5月11日(周六)
融尚联合维立克共同为您解读美高面试那点儿事
Nini将与各位面对面细说美国访校之行的收获
席位仅限30,欢迎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