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在“文化沙拉碗”的美国,美高新生有什么要注意的事?

2021年06月04日

距离美高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迎接分离和挑战了吗?

孩子开始留学生活的那一刻起,一个家庭将出现质的变化——孩子要学习独立,而家长也要学习放手。

今天的伙伴专栏,由融尚南希伙伴管理合伙人 Nini 为大家带来,初入美高寄宿生活的不同时期里,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适应变化的一些 Tips,祝愿每个家庭都能尽早适应,每个孩子都能快快乐乐融入美高新生活!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 IECA 认证专业会员
全球领导力培训公益组织 JUMP! 董事会会员
泰伯学院 Tabor Academy 现任校董
普林斯顿 Princeton University 本科
前华北地区校友面试委员会主席
清华苏世民学院研究生导师

迈入美高校园的适应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从专业的角度,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对家长和学生有不同的建议。

img1.jpg

To 家长们:

1. 准备期

1)情感上铺垫

在开学前的六个月,开始把您的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并对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表现出信任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懂得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对于即将到来的旅程,孩子将会是兴奋的,但是对分离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也是正常的,此时需要提前开始情感的铺垫,跟孩子谈论寄宿学校的经历和他们可能会遇到的事情。要诚实看待他们可能享受的事物和可能出现的挑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2)心理上铺垫

提前帮助孩子理解在家生活和在寄宿学校生活的不同,可以从学校提供的学生守则谈起,守则内通常会列出孩子需要遵守的条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给周围的人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在过渡初期获得优势。

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文化冲击,帮助孩子理解文化、社交礼仪上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的沟通风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孩子的思乡情绪。

3)技能上铺垫

提前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费用管理、时间管理、简单的家务活、提取现金、银行转账、写支票等等。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和社群生活的技能。让孩子熟悉并且练习简单的礼仪,包括:为走在身后的人开门,说“请 please”“谢谢 thanks”“劳驾 excuse me”……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上前,这些将会有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

帮助孩子学会有效沟通。您的孩子会在新环境中结识拥有不同背景和生活习惯的新朋友和老师。因此,让您的孩子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十分必要,这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是为了倾听和回应他人。

美国的课程对学生阅读、写作、沟通、思辨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越国内学校的准备,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美高衔接课程、能力课程以及夏令营,帮助他们不断进行能力提升,找到自信,适应靠自己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为孩子挑选适合的能力课程
img2.jpg

2. 初始过渡期

小小年龄就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孤身求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是令人兴奋的,但也是孤单的。不只是孩子会孤单,作为家长的您也同样会感到孤单。

为了顺利过渡最初的几天,我们建议家长亲自送孩子。在新冠影响下,如果无法亲自送,也可以通过顾问和校方沟通,聘请专业的监护人或机构。

基于语言、文化、时间和经历等多方面的差异,很多中国家长在如何与学校保持有效沟通上非常为难。就此,融尚南希伙伴的美本早规划服务中特别设立了学业管理等项目,协助家校沟通、以学生的监护人和老师的身份,从方方面面关心帮助 TA,确保学生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并在读书期间迅速成长,获得更多成就。

成长和适应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这也正是融尚南希伙伴早规划服务的精神内核,围绕早规划项目,我们在近期还推出了“趁早”理念,教育趁早行动,正是为了如此,给孩子多一点时间成长。

我们会协助解决学生面对的任何生活与社交上的冲突或问题,并给他们相应的学术指导和论文修改。我们会和学生安排一个月至少两次的见面,并与学生的所有老师沟通,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寄宿生活总况,并及时为家长提供全面的双语报告。

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尽量多和孩子的舍监老师(Dorm Parents)、导师(Advisor)交流,或与其他家长、校友建立联系,这样既可以彼此提供信息,也可以在感到孤独和为孩子焦虑时,一起讨论和分享情感。

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但不要让这种焦虑变成一种对放手的恐惧,不要让这种情感转嫁到孩子身上,从而造成孩子更多的心理压力。给孩子空间,信任他们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最后,带着正能量和孩子道别,在分别时,留下一个紧紧的拥抱、真实情感的流露和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 TA 的精神支持。不要留下过度的嘱咐,如要求每天通话、注意举止、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等。在告别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和乐观。

3. 稳定期

一般在一个月后,孩子会进入寄宿生活的“稳定期”,开始真正融入 TA 的住所、学术和社交环境。对于之前没有寄宿经历的学生,稳定下来可能要花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

不论这个过程有多长,几乎每个孩子都将会经历相同的情感过程:不知所措、兴高采烈,然后平淡下来进入心情略微低潮一些的低落期,最后一步则是再逐渐上升到踏实稳定期。

家长和孩子每周通话一到两次是最佳选择,如果孩子过于依赖每时每刻沟通,则需要引导孩子,告诉他真正的独立和成熟的很重要的部分是要学会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从家长的角度鼓励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节奏,拥有开放的胸襟和换位思考能力。

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应对消极情绪,需要家长冷静下来,倾听、询问、引导,不反应过度,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每次交流时,不要问孩子是否想家或者想家里的成员——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引起孩子孤独的情感。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低落之情,要表示理解,也可以分享您生命中类似的经历,然后把话题引向开心和积极的方面。

鼓励孩子参与不同的活动和组织,找到属于自己的日程。当孩子能够充分融入群体中,平衡作业和课外活动,就会开始稳定下来,一个人独处或与朋友在一起都很适应。

4. 远程关系维护期

空巢综合征对家长是一种常见的挑战,尤其是孩子从来没有离家过的家长。但是随着时间,您也会开始适应,并慢慢获得一个积极的心态。“关系维护”包含了孩子在寄宿学校生活的这段时间,给您的帮助您和孩子维持良好关系的建议。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一旦离家后,就会离他们越来越远,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疏远。结果,他们过于努力地去抓住孩子——想要参与孩子的生活,掌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决定,并希望随时随地知道寄宿学校发生的一切。

指望孩子每天都给您来电话、向您诉说一切、或者告诉您每一件好的事情或处理不当的小事,这些期待已经不再合理。在这个阶段,家长不要试图参与孩子的全部生活,掌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与孩子坦诚有效的沟通并不意味着要了解所有的事情,而是开启一种有助于进行长期参与的、有意义的对话方式。

具体做法可以有:

1)避免看似唠叨的沟通方式

不要以具体问题来开启对话。例如,“你今天过的怎么样”或“你玩得愉快吗”,让孩子主动选择与您分享的内容。如果一开始就问很具体的问题,例如,“你的成绩怎么样?”,这会显得您很苛刻、唠叨。

您可以尝试找出一些关于他们日常生活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能跟我分享下这周最令你开心的部分吗?”,开放式的问题会让孩子认为您很关心他们,而不是想要控制他们。

和孩子的谈话不需要总围绕着孩子。有时候,聊聊其它的事情也是不错的,例如城市、学校或者世界新闻。您也可以分享一些发生在您身边的好玩的故事。这也是表现您关心的有效方式。

2)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有时候,您所要做的只是倾听。不要评判,不要问过多的问题,也不要显得自己了解一切(因为大部分时候,家长是无法了解的)。如果您谈论得过多,孩子可能就会沉默不语了。积极地聆听,不时地回应他们所说的,并拓展话题。

To 学生们:

私立寄宿高中有如一个小社会,在给学生自由、独立的空间去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矩和制度。大部分学校都有着百年以上培养青少年的经验,所以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保一个正向、健康、良好的文化与氛围。

作为美高过来人,我们有如下建议 what to do & what NOT to do,供同学们参考:

1. 仔细阅读学校的 Student Handbook

每个学校都会给家庭发一本 Student Handbook《学生手册》。整体来说,学生手册包括学校各位教师的联系方式、学校荣誉誓言、学校成绩评定系统、毕业要求、学校纪律及惩罚措施这些方面的内容。

而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有非常具体的条款说明。可以说《学生手册》就是在美国高中上学的行为指南,只要严格遵守指南上的规章条款,不触及学校禁止做的事情,通常就可以取得好结果。

我记得当年在读 Tabor 的时候,学生手册中针对低年级(9年级和10年级)去异性宿舍串门的行为,有一条极其独特,叫“Three Legs on the Ground 三条腿在地上”。Basically,这个规矩要求只要有一名异性在房间内,除了房门必须一直敞开,两个人的四条腿中,必须有三条腿是踩在地上的。为啥有如此要求,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但是不是起到了过目不忘的作用!

《学生手册》的要求一般都比较严谨,因为学校要保护自己,如果学生的表现让老师们和管理者放心,并且懂得如何与成年人建立关系和信任,其实灵活度和个性化的空间是很大的。Of course,有机会得到校方特殊待遇或者网开一面的,一定是首先严格遵守规矩并且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的学生。

img3.jpg

2. 开玩笑时掌握好度

不管是“民族大熔炉 cultural melting pot”,还是“文化沙拉碗 salad bow”,或者是“织锦 tapestry",美国文化与种族的多元性是大部分留学生出国后首次深度体会和沉浸的生活环境。

再加上当下美国社会上的“觉醒”思潮,强调对种族歧视、社会歧视及其他不公正现象保持警惕的意识形态。任何涉及宗教、性别、性取向、种族、枪支、暴力等话题的偏激性言语和行为都会被更加放大,不管发言者是否有任何侵犯的意图。无心但不适度的玩笑往往会导致误会、冲突,甚至上升到校方的纪律委员会层面。

3. It’s not personal. 退一步,海阔天空

寄宿生活的小社会往往充满着无限的欢笑和友谊,但你也一定会遇到完全不来电,甚至很厌烦的老师和同学。毕竟我们不可能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但同时,我们也不需要和没法做朋友的人成为敌人。

有时候你会认为个别老师针对你有偏见,但其实深度接触后会发现,除非你的某些行为严重触犯了老师的底线,it’s never really personal。

与其把与老师的不和看成绊脚石,不如看成一次机会,用 problem-solving 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方案,目的是让这个老师最终看好你。

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和老师对着干,因为到最后浑身是伤的一定是自己。

好啦,祝大家都能在美高度过愉快难忘的四年,如果觉得有用记得收藏转发本文,帮助更多的留学家庭!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是想咨询我们的定制监护人服务,也可以扫码咨询小助手获得近一步了解。

在线营销
live chat
在线客服系统
web对话
web聊天
客服软件
live chat
web对话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