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那个牛津毕业的师哥,回国开了家咖啡店丨伙伴专栏

2021年04月09日

img1.jpg

投身国际教育十余年,在每一个琐碎日常里,融尚南希伙伴管理合伙人 Nancy 都在不断地观察着、发现着。

十余年中国际教育的变迁,一代代热衷国际教育的家长和孩子们的心路历程……这些看在她的眼里,也总是会让她获得更多体悟。

今天的伙伴专栏,让我们一起听 Nancy 讲讲,她从一个牛津毕业回国开咖啡店的孩子身上想到的事。

融尚南希伙伴管理合伙人&申请项目负责人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 IECA 认证专业会员
毕业于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毕业于瑞士国际礼仪学院(Institut Villa Pierrefeu SA),获礼仪培训认证
已出版低龄留学领域专著《美高趣闻录》、《美国顶尖私立高中文书写作指南》

01「从选择国际教育开始...」

这周的一个早上,我和我们五年前的一位家长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聊天。

她是国际教育的支持者,也是先行者。她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把儿子送到英国读寄宿学校了。我们在她孩子读初中的时候结识,并配合她的儿子申请了美高。

转眼之间,当年的这位男孩已经开始计划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了。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从英美文化环境的差异、学术竞争的不同、香港是否还能成为这些双语言双文化孩子最终的落脚点,再到当下来看,亚裔反歧游行是否会影响到留学生的心理状态……

有些话题积极,有些话题消极。但是大部分的讨论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路,就永远无法去比较,如果走另一边,是平坦更多还是崎岖更多。

说到了国际教育在这群孩子身上的烙印,这位妈妈分享说,除了体验了更多优质的学术资源外,孩子多了见识但是也多了孤独,学会了人文思考,但是也产生了不少迷惘。

02「每个决定都只是人生的沿途一站」

接着,她笑着和我分享了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这个男孩从小学开始到英国的寄宿学校读书,一路过关斩将,读了牛津,进了投行,在伦敦拥有了自己的公寓和下属。

但突然有一天打包行囊回国了,他和父母说,觉得没劲,要在国内开始新的生活。

接着就盘下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开始做咖啡,父母从不解、生气,到终于接纳了。于是,张罗着结婚生子,开始了另一段温霭幸福的生命旅程。

这算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还是一个警示的故事?我想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评判。

叫衰的朋友会说,读了那么多书,做出了那么多努力,最终开一个咖啡店,不免有些屈才。

但是叫好的朋友会说,这书算是读明白了,拥有了选择的自由,有要的勇气,也有不要的底气。

做教育顾问,经历了无数个放榜的3月和4月。朋友圈里,刚刚开始入圈申请的孩子和家长都情绪高涨,录取了激动,不录取沮丧。

但是当孩子已经经历了美高美本,家长们已变得宠辱不惊了,他们深谂,人生那么长,这只是沿途一站,未来没有永远的坦途,但也总归没有死胡同。

03「放开思路,放平心态」

挂电话的时候,这位家长问我,“Nancy,你打算让孩子什么时候出去?”

我想,走一步说一步吧。

世界一直都在变,在我出国的年代,大家都说一个人在国外待久了就很难再回国了,因为已经不能熟悉中国文化了。

是啊,那个年代,在美国想吃中餐只有 buffet,只有甜到发齁的左宗鸡,粘到像胶水一样的酸辣汤。

但是如今,在加州能吃到最正宗的秦镇米皮、胡辣汤。美国不再是以前的美国,中国也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了,纽约刚出现的一个网红咖啡,不出几周就可以在上海的街头开始排队体验了。

放开思路,放平心态。和每一位父母共勉。

在线营销
live chat
在线客服系统
web对话
web聊天
客服软件
live chat
web对话
live chat